“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 C.建立广东国民政府 |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
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这一现象说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
| B.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
|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
|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
2008年12月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共造成巴方死伤6800多人,以方死伤70多人,但由于各方的努力斡旋,这次巴以冲突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这说明
A经过这次血与火的考验,巴以双方已经达成谅解
B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目标实现,不想进一步扩大战争
C虽然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的力量占主导
D哈马斯军事力量弱小,在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被迫屈服
观察右图,对20世纪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数量变化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
| B.西方国家已经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
| C.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
| D.所有亚非拉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 A.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问题是巴以冲突 | B.两极格局已结束 |
| C.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 D.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的主题 |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