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Y ﹑Z ﹑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 Y ﹑Z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还原性: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Z的氢化物 |
|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 ﹥Y的离子﹥X的离子 |
| C.Y X2﹑ 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
|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
.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
|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
|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
| D.该电 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
C.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2e-一=C12↑![]() |
D.铁表面镀铜,铁作阳极![]() |
在一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4A(g)+B(?)
2C(g)+2D(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 A.无论B为固体还是气体,单位时间内生成的C和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B.若B为固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
| C.若B为气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
| D.若B为气体,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某同学为了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
| 编号 |
制取气体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 ① |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4HNO3 4NO2↑+O2↑+2H2O↑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不复然,火星熄灭 |
NO2不支持燃烧 |
| ② |
加热AgNO3固体 2AgNO3 2NO2↑+O2↑+2Ag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 复然, |
NO2支持燃烧 |
| ③ |
加热Cu(NO3)2固体 2Cu(NO3)2 4NO2↑+ O2↑+2CuO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 复然, |
NO2支持燃烧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③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
| C.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Fe3++3H2O |
| D.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Cl2+2Fe2++2Br-=2Fe2++2Cl-+Br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