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1933年~1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
| 时间 |
经济活动指数(月指数) |
||
| 工业生产 |
就业 |
制造业工资总额 |
|
| 1933年3月 |
56 |
62.3 |
38.3 |
| 1935年12月 |
104 |
94.2 |
80.5 |
| 1937年9月 |
117 |
112.2 |
109 |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战争的刺激 | B.罗斯福新政 |
| C.凯恩斯主义的推行 | D.美元核心地位的确立 |
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
| 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
|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创作于
| A.新中国成立之初 | B.“双百”方针提出的50年代 |
| C.改革开放后 | D.21世纪初 |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
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简称“两会”。“两会”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 A.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 B.国家权力机关 |
|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 D.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