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
| 营养物质 |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
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 |
耗氧量(dL/g) |
| 糖 |
17 |
17 |
0.83 |
| 蛋白质 |
23.5 |
18 |
0.95 |
| 脂肪 |
39.8 |
39.8 |
2.03 |
|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
|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
| 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
“秋风扫落叶”,但路灯下的树叶总是迟于其他部位脱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路灯下的树叶照光时间长,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养料多 |
| B.光照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 |
| C.夜晚的光照抑制了顶端优势 |
| D.光照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 |
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 A.小麦 | B.玉米 | C.黄豆 | D.辣椒 |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 C.①→②→④或①→③→⑤ | 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 |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感受单侧光刺激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 A.尖端、尖端、尖端 |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
| 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 |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 不变![]() |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