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育种相比较,不属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优越性的是
| A.培养周期短 | B.实现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 |
| C.操作简便 | D.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 |
| 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 |
|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 |
| D.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 |
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A |
| B.B |
| C.C |
| D.D |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
|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
|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
|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CO2浓度和温度的制约 |
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
| B.上述①②③反应的自变量为温度 |
| C.4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
|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常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材料 |
|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细胞处于活体状态 |
| C.调查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采用样方法能更接近真实数据 |
|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活性属于无关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