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问: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田园生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3)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是诗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曾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作者南宋词人曾 于1169年隆冬去全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1)从诗歌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其中必须对仗的是
(2)这首诗中间两联向友人介绍吴越的美好风光,任选一联,展开想象加以描写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01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