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 设的理论依据。(13分)
材料二:2010年7月25开始, 美国和韩国在日本海进行“不屈的意志”联合海上军演。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20余艘军舰,8000多名人员参演。8月16日到26日,美国和韩国将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与韩国西部海域(黄海)联合军演。美韩称,此次军演是应对朝鲜的军事措施之一。朝鲜在美韩军演期间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强烈反对军演的立场,并提出以“更强有力的遏制力”对付美韩的“武力示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5日再次重申,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军用舰机在黄海以及其它中国近海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不做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的事。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对美韩联合军演所采取的立场?(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一位选民在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作了较深入、详细的了解和咨询后,慎重地投出理性的一票。一位当选的人大代表承诺,坚决不当挂名代表,要多做实事,为人民谋福利。
材料二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选民慎重投票的理由,以及当选人大代表应如何兑现其承诺。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许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从而推动了该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公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某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以人为核心,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村镇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之地,受到市民普遍好评。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该市城镇化建设思路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回应。该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这条大走廊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存在一个“经济凹陷带”,该区域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使整个经济带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