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沿90°E地形剖面图及沿该剖面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曲线中,________为年均温曲线。
(2)乙曲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________米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a,b两山地南坡,垂直自然带谱较多的是________。试简述形成原因。
下面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适当位置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3)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相 (方向)移动。
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1)写出左图中①、④两处节气名称:①;④。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值。此时A点夜长是小时。
(3)右图中A、B、C、D四地线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B、C、D四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 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由九颗降为八颗。读原“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填注行星名称:
A,B,C ,D。
(3)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在行星和行星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性、性的共同特征。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密切相关,其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2)图中近地面_________________点是高压区,_________________点是低压区。
(3)近地面B点吹_________________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中A是气团(冷、暖),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气压最高的是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