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 B.11~12月 | C.1~2月 | D.4~5月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因素是
A.水源充足 | B.热量充足 |
C.地形种类多样 | D.土壤肥沃 |
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水能、天然气 |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下列各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 | B.距海远近 | C.季风洋流 | D.纬度位置 |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 B.沼泽地开发,湿地保护 |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
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设全国性的
A.商品粮基地 | B.商品棉基地 |
C.乳畜业基地 | D.牧业基地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