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对研究李鸿章生平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
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他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 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D.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
C.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鲁晋两国就不可通婚,秦晋两国却世为婚姻。“喜结秦晋之好”目的是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起贵族间的宗法伦理关系。从政治角度看,他们这样做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B.有利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了摘长子继承制 D.莫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