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仪礼》:“(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一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主张。(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革命派、民主主义者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在妇女解放方面作出的贡献。(3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女性获得解放的影响。(3分)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
柏林墙竖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 B.“冷战”时代的产物 |
C.两德对峙的产物 |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
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导致两国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性质不同 |
B.两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不同 |
C.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不同 |
D.中俄两国的国情不同 |
“这是一部充满了设计者的理想和对未来寄予憧憬的宪法。它所创设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原则……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和模本”。该宪法确立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 | B.君主立宪制 |
C.民主共和制 | D.责任内阁制 |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 |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一定立法权力的下议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