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中国文人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十七大对党章的修改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党章的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些新规定。十七大对党章的修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
A.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
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 |
C.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
D.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体现了 ( )
①事物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②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中共十七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部署表明,中国共产党( )
A.是最高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 B.拥有国家事务的最高决定权 |
C.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D.是真正全民的政党 |
十七大报告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纲领制定出来后,关键是要在行动中落实,实现纲领的每一步实际行动更重要。纲领和行动是 ( )
A.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B.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各省区市在召开全委会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之前,普遍向省级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了通报并听取意见。这说明 ( )
A.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 |
B.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
C.各党派是法律上平等、组织上独立的政治组织 |
D.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