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在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下出现了诗歌的巨大成就。回答下列小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三百多篇。孔子在审订《诗经》时,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 )
A.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国家 |
B.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 |
C.孔子曾周游至韩,没有受到礼遇 |
D.韩国文化落后,无诗可选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二者都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成熟
②《诗经》中“风”是最精华的部分
③“楚辞”是一种新的散文体裁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② |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
李大钊在1919年 5月9日《每周评论》上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协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这表明
A.李大钊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 B.李大钊看清了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 |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 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
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社会各阶层人民都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人们把这个重大事件概括成三句话:“唐山发生了革命,‘漩桶’已经退位,孙逸仙做了大总统”。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渴望脱离清朝独立 | B.心向祖国、关心祖国 |
C.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限 | D.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