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 )
A.此粒子由a到b,电场力做功,由b到c,粒子克服电场力做功 |
B.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
C.粒子在c点的速度和在a点的速度相等 |
D.等势面a比等势面b的电势高 |
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Rn+xα+xβ,其中( )
A.x=1,y=3 | B.x=2,y=3 |
C.x=3,y=1 | D.x=3,y=2 |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ν3-ν1) | B.h(ν5+ν6) |
C.hν3 | D.hν4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