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石窟,是指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佛教建筑。下图为我国三大石窟分布及开凿年份示意图.读图回答6~9题。
敦煌石窟位于                                                (   )

A.新疆 B.内蒙古 C.甘肃 D.青海

三大石窟的分布图可以反映出           (   )

A.佛教仅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B.佛教都分布在我国的山区
C.佛教可能的传播方向和兴盛时期 D.佛教都分布在汉族人口集中地区

当中原文化在敦煌扎根成长的同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今天敦煌莫高窟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壁画、雕塑构成了人类学的一部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这表明该文化扩散(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迁移扩散 D.刺激扩散

敦煌石窟作为佛教文化景观,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这反映了         (   )

A.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B.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C.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D.文化景观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 ”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读美国、英国、日本、瑞典四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是

A.瑞典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下列措施与抑制人口老龄化无关的是

A.倡导适龄妇女生育
B.鼓励外来移民
C.推迟退休年龄
D.降低儿童抚养成本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两条河汇流现象的地点和位于教堂西南方的地点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甲
C.丙和甲 D.丁和丙

图中凉亭与海拔最高点的高差最大不超过:

A.130米 B.140米
C.150米 D.160米

下图是我国北方地区铁路交通略图,图中数码所表示的铁路线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A.①包兰线 ③京广线⑤兰青线⑦京包线
B.②同蒲线 ③兰新结⑥陇海线⑦京包线
C.③京广线 ④京沪线⑥浙赣线⑦大秦线
D.①包兰线 ③京九线⑤兰新线⑦京包线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为长江水系,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和地形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和盐碱地广布

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④ D.①②③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