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是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之上的,因此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能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特点,可能有利于环境的发展。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据此回答10—1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台湾岛上有人类活动,所以是文化景观 |
B.云岗石窟不是宗教文化景观 |
C.五台山是自然景观,山上的寺庙是文化景观 |
D.高速公路和汽车都是文化景观、 |
下列文化景观违反了自然规律的是 ( )
A.新疆的坎儿井 | B.黄土高原的人工林 |
C.长远开垦为农田 | D.红壤丘陵种植茶树 |
下列能反映文化事物与自然环境具有密切关系的是( )
A.我国南方的农村房屋多为斜顶结构 |
B.我国东北人喜欢扭秧歌 |
C.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
D.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
读某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图,沿A-B一线所做的地形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的是()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该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
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每年5月28日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近东西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悬日”景象。(左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右图拍摄于左图M地)。回答下列小题。5月28日傍晚,站在十字街口,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
A.1月8日 | B.7月12日 |
C.10月10日 | D.12月17日 |
假如黄赤交角为90°,回答下列小题。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年变化都一样 |
B.一年中的天数,将会缩短一天 |
C.各地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并且都能看到极光 |
D.各地都有直射,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
地球上的气候肯定发生变化,其中可以断定的是()
A.风带、气压带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做全球性的移动 |
B.两极的冰川范围扩大、浮冰增多 |
C.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加大,季风环流增强,全球降水量增多 |
D.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将显得不明显 |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下列小题。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
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 | 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 | 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