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4种房屋建筑,反映了4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地区, 此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
(2)乙分布在我国__ 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 _为主。
(3)丙分布在我国_____ 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表示的建筑名称为______________,所在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____ 。
(5)甲、丁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风俗习惯 | B.气候条件 |
C.生产活动 | D.地表形态 |
读图5-30,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
骆驼松鼠
⑥
棕壤、褐土荒漠土
“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
图5-18为世界某地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每空2分)
⑴将图中字母填入合适的空格内:
除南极洲外每个洲都有分布的自然带是,植被类型与E处相似的区域是。
⑵冬季时驯鹿将向自然带迁徙。
⑶A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较高的原因是。
读图5-33和图5-34,回答下列问题。
(1)图5-34四幅图中,表示图5-33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图(选择填空)。
(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华盛顿(3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北京的年较差大于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北京_________(选择填空)。
A.受海洋影响大 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D.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3)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图5-33中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多火山和地震活动,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5)若在图5-34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热带荒漠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读图5-32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
(1)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2)A处天然植被_______,B处天然植被是________,C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
(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