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 2NO2
2NO+O2 在体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 )
|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⑥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取肥皂 |
| B.煤的干馏、气化均是化学变化,而煤的液化是物理变化 |
| C.苯酚有毒,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
| D.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
E~N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E与K的原子序数相差5,K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E |
K |
|||
| F |
G |
M |
L |
|
| H |
N |
A.E与K化合可以生成两种化合物
B.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K>L>M
C.H与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3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F>G
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
| A |
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ClO溶液的pH |
后者pH比前者的大 |
酸性:碳酸>次氯酸 |
| B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 C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硝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
| D |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 |
溶液红色加深 |
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的NaOH溶液与0.2 mol/L的H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c (Na+)>c (HA)>c (A-)>c (OH-)>c (H+)
B.向CH3COONa溶液中通入氯化氢后得到的中性溶液中:c(Na+)>c(Cl-)=c(CH3COOH)
C.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小
D.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O、NaClO的混合溶液中:2c(OH-)=2c(H+)+c(HClO)
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器。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待测气体 |
部分电极产物 |
| NO2 |
NO |
| Cl2 |
HCl |
| CO |
CO2 |
| SO2 |
H2SO4 |
A.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负极
B.检测分别含SO2和CO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
C.检测CO时,敏感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OH——2e-=CO2+H2O
D.检测NO2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对电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