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的病毒。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 )
①隔离 ②自然选择 ③突变 ④定向进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B.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
C.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
D.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即1与2,3与4 |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3 :1 比值的是()
A.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CO2之比 |
B.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之比 |
C.三肽的形成过程中所需的氨基酸数和形成的肽键数之比 |
D.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A.细菌质粒 | B.噬菌体 | C.动植物病毒 | D.细菌核区的DNA |
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豌豆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⑤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