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________风。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沿海会产生什么影响?各国政府为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至少回答出三条?
读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仅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3)图中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为:①是 ,②是 ,③是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台风登陆时浙江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截止8月10日,台风造成全市11个县区受灾,受灾乡镇达136个,受灾总人口143.2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1.9亿元。
材料二: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海葵”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8月7日,浙江东部大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海葵”的中心位于浙江省()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②、③、④、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 。此时图中②地吹 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4)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5)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
(6)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读图回答下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光线,C点经度为30°E,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 ,纬度 ,株洲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 。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是 。
(4)图中B地 时日落, 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 小时。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气候。
(2)H为 带,而同纬度的E却为 带。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4)C—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在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 生重要影响,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对西欧沿岸气候起____________作用;按性质分,图中洋流②属于__________(寒流、暖流)。
(2)图中③地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原因主要为________。
(3)从欧洲西部到美国东海岸的A、B两条航线中,A路径虽然比B路径短,但航行时间却比B路径长,从其所处风带和洋流流向考虑,这主要是由于A航线_________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