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 (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A.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 | B.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 |
C.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三个代表 | D.和谐文明注重环保小康社会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 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C.改变了经营方式 |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年达要到2500万吨,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 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
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 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