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人) |
78000 |
272000 |
产量(吨) |
3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 D.政府对企业干预 |
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
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最能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