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 是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
|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 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
|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 度的一侧 |
|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
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
|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
| 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
|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 B.42只 | C.150只 | D.160只 |
2006年夏天,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 B.捕食 | C.共生 | D.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