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甲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M点的含义是 。在L点时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是 mol/h。
(2)乙图反映细胞呼吸过程中02的吸收及C02的释放情况,图示曲线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的? 。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 CO2释放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4,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1。此时,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需氧呼吸的_______倍,
(3)影响甲图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综合甲乙两图考虑,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
(4)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甲图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0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0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甲图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乙图中绘出厌氧呼吸C02的释放量与02浓度的关系。
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气孔,下图为气孔结构示意图,气孔两侧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蚕豆叶片。
(3)实验步骤
①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菠菜叶临时装片时,应取菠菜叶的表皮细胞并稍带些叶肉作为观察对象,因为该细胞内的叶绿体的体积较,数目。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呈形,分布在中。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绿体在细胞中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生物体内的细胞代谢效率与物质扩散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快慢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①.用小刀将琼脂块(内含酚酞)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立方体;②.将以上三个琼脂块浸入0.l%NaOH溶液中,处理10min;③.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___________,在样品中加入酚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计算得出样品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通过上表比值的分析,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三个样品中NaOH扩散的深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来说,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模拟研究,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和代谢效率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为保证细胞代谢的需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亚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区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是”或“不”)发生改变。
(5)若下图E、F、G、H表示该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①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中的哪个细胞?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引起染色体运动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a.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有关。
b.实验材料、用具:长出了根和叶的洋葱、相差显微镜(能观察活体细胞的生长、运动、增殖情况及细微结构)、切片机(能够将生物组织切成很多很薄的切片)、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清水、吸水纸、染色剂(其浓度不影响细胞活性)、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提示:秋水仙素的作用速度非常快,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作用的即时效果可以在相差显微镜下看到)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切取洋葱根尖2~3 mm数根,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A和B,用切片机将每根洋葱的根尖纵切成薄片,染色,制成临时装片。
②A组: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少量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标本浸润在________________中。
B组: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________,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3)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预测结果 |
相应结论 |
①A、B两组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都向两极运动 |
|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