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
1%NaCl溶液(mL) |
1 |
|
|
|
|
1% CuSO4溶液(mL) |
|
1 |
|
|
|
1% Na2SO4溶液(mL) |
|
|
1 |
|
|
蒸馏水(mL) |
|
|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浅蓝色 |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C 、D 、 E 。
(3)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 和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
节,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⑴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和等渗葡萄糖溶液(C)的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
⑵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①~⑦编号)。
⑶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高尔基体及线粒体。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体内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 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 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3)分裂末期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结构。
(每空2分,共10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CO2吸收量)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
(2)图中b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4 klx时,叶片真光合速率数值为________。
(3)如图所示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对应________;c点对应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