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
(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典型事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16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在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民国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材料二: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哪些重大意义?
(2) 材料二中的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哪一次大会通过的?它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哪三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民主政治的认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国


1894-1895年
日本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县”设立的意义。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
材料三“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镇压,行省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施行省制的原因,并分析其得失。

盐既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盐的生产和销售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贵族……立法禁止煮私盐贩私盐,同时更以“值盐”为实物工资开军饷,来组织雇佣职业化的军队,指望能把军队的利益,紧紧地与效命执行“食盐生产与贸易垄断法”捆绑在一起。
——凤凰网《盐与古罗马文明的兴衰》
材料二18世纪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以纺织为中心的工业显著发展。漂白、印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碱,1823年在利物浦开始建立大工厂,这就促进了原料盐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了世界第一流的产盐国。
——陈逸根《不简单的盐》
材料三民国初年(1913—1920)年盐税收入示意图

注:1913年2月,北洋政府按照“就场征税、自由贸易”的原则整顿盐税制度;
净税收入是指税入总和扣除征税成本;中央收入指北京政府扣除归还外债和地方截留后的直接盐税收入。
——刘经华《民国初期各大盐区改革绩效分析》
材料四中国盐业总公司创立于1950年,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14年10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改革方案的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
——据人民网等有关资料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指出罗马帝国的食盐政策及依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盐国的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盐税收入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四中盐业改革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盐业改革的看法。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注重从历史的微观剖面来观察历史,从而研究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词汇里多了一个新词:“资本主义”。这段历史是一出进步的戏剧。……“进步的戏剧”是个隐喻说法,但是对下列两种人来说这也是毫不夸张的现实。……另一种是资本主义世界以外的各国人民……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解并掌握西方的进步。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然而,就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初期,世界历史的一个纪元告终,新的一幕开始,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1587年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8分)
(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这个词汇在世界盛行的政治、经济原因。试指出材料二中中国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史实。
(3)材料三中世界历史的一个纪元告终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一幕”的历史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