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原因是
A.实验中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蛋白质留在外面 |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
C.实验中得到了大量的形态和结构相同的噬菌体 |
D.实验中噬菌体利用了细菌的物质和结构 |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D.除部分病毒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A.显性性状 | B.隐性性状 | C.相对性状 | D.性状分离 |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措施,错误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 |
B.广泛开展遗传咨询 |
C.进行产前(临床)诊断 |
D.测定并公布婚配双方的DNA序列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
B.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
D.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