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口号”包括
| 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
| B.“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
|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 D.“为我们的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 |
在今天,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逐步加深,马克思在他的故乡西方,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是因为他
| A.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题 |
| B.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 |
| C.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
| D.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安徽巢湖人),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会议应该是
①1945年重庆谈判 ②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③1949年北平谈判 ④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邵恒秋《抗建通俗画刊》),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1931年9月,日本全面侵华 |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
| C.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 D.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