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
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材料二 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 他(马基雅维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乎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王锐生《马基雅维利》译序
请回答:
(1)马基雅维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2)马基雅维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
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概括说明列强侵华的特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下图是1927年5 月前后的中国形势图。解读此图,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设问命题:
(1)此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格局?
(2)图中政治局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中的政治局势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某个具体的历史情势中,要求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而由于这共同的目标,在革命发展的某个阶段上,中国民族市民层、小市民层与中国无产者的联合成为必要。
材料二:当时国民党已不是一个纯粹资产阶级政党。……已加入不少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国民政府,当时并不禁止劳工运动,而且取消了治安警察条例与压迫罢工刑律,表现对民主政治的拥护。国民党同意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并且允许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外组织群众,领导群众斗争。
———张闻天《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材料三: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但是,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
———《共产国际执委特别会议》
材料四:(他认为)中共的一切工作应当归国民党,一切工作应该集中到国民党。
材料五:(他们)认为工人应该在自己的政党旗帜之下参加民族革命,若加入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组织,便不免有混乱无产阶级思想的危险。
———张闻天《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国共两党合作的前提、条件、基础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三、四、五,指出其中含有错误观点的材料,并说明其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前期,地方官吏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这就使得当时的吏治非常混乱,各级官员贪污的现象相当严重。官吏的贪污不仅影响北魏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该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1)分别是在党的哪几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后来发生什么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何重大意义?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