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从本质上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要求 ( )
A.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市场 | B.在中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
C.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设厂 | D.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 |
下列对19世纪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大强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不同 |
B.垄断已成为国家生活的基础 |
C.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 |
D.都积极参与对欧洲霸权的争夺 |
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罗斯福新政和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是20世纪经济制度改革创新的典范,其共同之处在于 ( )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都削弱了国家计划指令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C.都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D.都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
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创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两党制 | B.联邦制 | C.总统制共和制 | D.资本主义制 |
美国国旗的演变是美国大国崛起的一个缩影,它由最初的13条13星演变成今天的13条52星的过程,反映了美国()
A.政党政治的变化过程 | B.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 |
C.领土扩张的过程 | D.民族关系的演变过程 |
在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以造船业和金融业为主导 | B.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
C.以重工业为主导 | D.化工工业异军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