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右图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 | 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
B. | 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
C. | 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
D. | 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
颁布附益之法 |
B. |
设置转运使 |
C. |
推行募兵制度 |
D. |
实施行省制度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