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4N,然后再移入15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
速离心分离,下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B.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 C.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② | D.亲代的DNA应为④ |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前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前,v基因的频率为20% |
| B.引入前,种群内纯合长翅果蝇有12800只 |
| C.引入后,种群内杂合长翅果蝇的比例为16% |
| D.引入后,V基因的频率增加了50% |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适宜比例 |
| B.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
| C.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会大不相同 |
| D.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
芦苇是一种挺水植物,它不但具有较强净化水质的功能,同时能为鱼虾提供产卵地,也是一种保土固堤植物,还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下列关于芦苇及芦苇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芦苇、浮萍及水草的分布,体现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垂直结构 |
|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幼苗,能起到增产的作用 |
| C.芦苇地的保土固堤和芦苇用于造纸和人造丝等,均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D.芦苇地失火,该地区今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DNA分子复制而来的两条DNA分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
| B.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而部分真核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 |
| C.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
| D.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等位基因分裂现象,则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可能出现具有突变 |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
|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 |
| 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 |
|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