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黄豆和玉米种子中4类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g)。
有机物种子 |
甲(C、H、O、N) |
乙(C、H、O) |
丙(C、H、O) |
丁(C、H、O、N、P) |
黄豆 |
35.1 |
8.6 |
18.6 |
0.82 |
玉米 |
8.1 |
69.6 |
3.3 |
0.32 |
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 )
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丁的合成需要甲的参与 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
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
B.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
D.过敏反应只是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
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成 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
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
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效应→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
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A.器官移植病人 | B.SARS病人 | C.AIDS病人 | D.结核病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