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08年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      (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                  ,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                           
(3)三亚到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双选)

(4)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          (A、B),其成因是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B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地 区
河 北
辽 宁
山 东
江 苏
湖 北
河 南
黑龙江
所占比例(%)
12.35
10 30
6.9l
5 45
6.40
5.25
5.02
地 区
吉 林
山 西
湖 南
上 海
内蒙古
陕 西
四 川
所占比例(%)
4 82
4.80
3.85
3.52
3.40
3.02
5.11

(1) 到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地区分布受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制约,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 评价北京市旅游开发条件。

(3)“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主题之一,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请您为2008年参加奥运的外国运动员或游客介绍北京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胜古迹。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公里,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2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界人士认为: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材料二 图15。

(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8分)
(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6分)

.读我国东部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

(1)ABC三处最易成为较大城市的是那一个,并说明其原因。
(2)简述A、B、C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的基本特征。
(3)F处宜建(旅游设施)。图中旅游营地选建的区位优势是。
(4)若该地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则在ABC三地中最适宜布局炼油企业及其原因。

.图13是“青藏高原隆起前后东亚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1月份的是______图。(2分)
(2)青藏高原隆起前N地的风向为________,高原隆起后N地的风向为_______。(4分)
(3)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月份的气候特征出现什么变化? (4分)
(4)试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关联性。(4分)

下表是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分布状况表,读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人口较多的是方,主要原因是
如下表: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2)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主要由__________平原向______方的_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扩散。
(3)简要分析造成以上迁移的原因。
(4)比较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迁移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