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pH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b和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b |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溶液,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③>①>② |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
D.物质的浓度相同的①氯化铵溶液、②硫酸铵溶液、③碳酸氢铵溶液,pH的顺序为:③>①>② |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48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574 kJ/mol |
B.2C(s)+O2(g)![]() |
C.2CO2(g)![]() |
D.C(s)+O2(g)![]() |
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MH-Ni碱性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2e-=H2O+M+ |
C.充电时氢氧根离子移向阳极,要参与电极反应 |
D.充电时电池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下列实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实验内容 |
试剂 |
现象和结论 |
① |
鉴别K2CO3和Na2SO3 |
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K2CO3 |
② |
鉴别NO2和Br2蒸气 |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试纸变蓝色的是Br2蒸气 |
③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铁杂质 |
生石灰 |
调节溶液的pH为3.7,再过滤 |
④ |
鉴别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 |
氨水 |
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消失的是AlCl3溶液 |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
B.用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制乙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C.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司机是否酒驾所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 |
D.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只发生酯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