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
|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 D.全球化无异于西方化 |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
| C.统治者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
|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未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强国御辱的新思想,他们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 B.呼吁革除社会弊端 |
| C.反对空谈义理 | D.主张向西方学习 |
《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 A.《齐民要术》问世 | B.《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
| C.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 D.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阅读《天下郡国利病书》 | B.用突火枪抵御金的进攻 |
|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 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 |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 B.山水画 | C.文人画 | D.风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