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
B.a与b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
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
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的蝗虫实验 |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D.水稻杂交实验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如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代表狗色盲性状。根据该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下列家兔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
A.受精卵 | B.精子 |
C.公兔的口腔上皮细胞 | D.次级精母细胞 |
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 B.DDTt×Ddtt | C.Ddtt×DdTt | D.DDTt×dd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