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A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表1城市人口比例
年份 |
1950 |
1970 |
1990 |
2025 |
发达国家 |
50% |
66.6% |
72.6% |
80% |
发展中国家 |
17.0% |
25.4% |
33.6% |
57.0% |
(1)A图中甲乙两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3分)
(2)从A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7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3)对照图A和表1,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城市人口数量呈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3分)
(2)该城市建立了城和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2分)
(3)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
C.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 D.人口密度减少 |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2分)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或低),并分析原因:。(2分)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全世界 |
2.4 |
0.9 |
1.5 |
A国 |
0.9 |
1.1 |
|
B国 |
1.5 |
0.6 |
0.9 |
C国 |
3.7 |
0.6 |
3.1 |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分)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和韩国,其中B国是。(1分)
(3)从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
率下降,其次是率下降,最后导致率的下降。(3分)
(4)“低低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的原因是
。(1分)
读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有 、 ,所以城市中心多为 区。(3分)
(2)地租水平递减率最小的是 ,所以城市外围最适合发展第
产业。(2分)
(3)地租次高峰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1分)
(4)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高,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城市连片分布的趋势,其中最大的城市带出现在 地区。(2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金融帝国”之称的华尔街位于图中的①城市,该城市是;图中①海港的船只选择最短航线前往②海港,返航的时间和油料消耗都比出航少,请解释原因(不考虑货物的轻重多少)。
(2)解释图中80度经线附近的无霜期等值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描述图A所示地区的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