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各题。

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各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 B.北半球亚热带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各题。

甲、乙两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特点是()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水利工程量大

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图11

C.热量 D.水源

甲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C.建设用地增加 D.自然灾害频发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各题。

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读“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完成各题。

据图判断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D.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B.未成年人比重不断加大
C.青壮年比重不断降低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C.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D.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