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 B.量子论的提出 |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 D.相对论的提出 |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 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 B.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C.官僚资本的垄断 |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 | B.洪仁玕 | C.李鸿章 | D.严复 |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