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群落①、②、③、④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 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和最小的是()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2
3
5
40
50
0
0

0
65
20
10
3
2
0
0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的比较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是a>b>e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a>b>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如下图所示的各生态系统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

A.阳光、温度、温度、阳光 B.水深、海拔、纬度、阳光
C.温度、海拔、温度、水 D.温度、温度、纬度、阳光

“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因味道鲜美而闻名。民间有“拼死吃河豚”之说,因为每年三、四月份是河豚的繁殖季节,河豚从海洋回游到长江下游地区产卵,此时河豚体内含有剧毒河豚素,尤其是卵巢内浓度较高。因而某些地区年年都有因吃河豚而死亡的消息报道。在此时期引起河豚体内毒素浓度增大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日照长短 B.水温 C.水中的氧气浓度 D.水的盐度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