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理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想起童年,你想起什么?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下……”。家乡的榕树装点着我们关于童年的回忆。回答14-16题。
14.从一颗树到一种文化,榕树是我们今天解读温州乡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它虬龙般的树根深扎于温州这片江南土地。这说明
A.纯自然的榕树也可以称为文化 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物质载体离不开文化
15.在温州,榕树下通常也会有一座亭子,树亭相映成趣,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专门研究榕树的专家叶榕称其为“榕亭文化”。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最适合成为专家叶榕“榕亭文化”论文标题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异彩纷呈,绚丽多彩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16.叶榕认为,榕亭文化是移民自宋以来在温瑞平原垦荒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与传统耕读文化不同,榕亭文化跟乡村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催生了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孕育了温州人务实、开拓与合作的精神。可见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活动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科技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