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4—5题。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东经(度)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北纬(度)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年份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东经(度) |
121.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北纬(度)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 B.向东北方向移动 |
C.向东南方向移动 | D.向西南方向移动 |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根据该区域天气形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多为连续性降水 |
B.B地降水多出现在锋后 |
C.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 |
D.甲乙丙丁四处,丁处的气温最高 |
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②表示水循环的()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下列措施可有效缓解乙地区洪涝灾害的是()
A.甲地区兴修水库 | B.乙地区植树造林 |
C.丙地区加固海堤 | D.乙地区围湖造田 |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压带影响地区温和多雨 |
B.丙气压带影响地区寒冷干燥 |
C.B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
D.A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
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与甲地气流运动相类似的是()
A.扬州夏季的雷阵雨 | B.江淮地区的梅雨 |
C.我国冬季的寒潮 | D.北方冬春的沙尘暴 |
下图为“某城区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三圈环流 | B.季风环流 |
C.热力环流 | D.反气旋 |
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效应 | B.海陆热力差异 |
C.地势起伏 | D.城市热岛效应 |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右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
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
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
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