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
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是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又一举措。这一举措是基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3年沉淀了很多流行语,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这些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鸣或讥讽的故事。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漫画告诉我们:
①矛盾双方相互对立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④任何事物都包含有矛盾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话语即思想。一句有情怀、有温度的话语,往往会凝聚深刻的哲理。下列名言中观点与体现哲理不相符的是:
A.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实践第一的观点 |
C.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D.当领导人要十个指头弹钢琴——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状态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事项中,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是:
①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
②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③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税制,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多
④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