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国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从志成城。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材料二 2008年北京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成功奥运会,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奥运遗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较之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物质遗产,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我们要珍惜它,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

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接连传统中秋佳节,各餐饮企业均对这个“史上最长”黄金周寄予厚望。以麦当劳为首的“洋快餐”也不甘人后,纷纷推出各种国庆促销活动。麦当劳邀请了共和国同龄人一起过生日。据悉,广州、武汉和上海等各地麦当劳,相继邀请60岁老人到其餐厅共庆生日。
不仅如此,麦当劳还推出的一套三款以当代最经典的中国建筑为主题的国庆纪念卡。如其中一款紫红色的国庆纪念卡上,背景正是中国在此曾成功举办奥运会、大型歌剧演奏的北京“鸟巢”。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洋快餐为什么要打“国庆牌”?

材料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被学者们看成是城乡实现“同票同权”的曙光,城乡“同票同权”体现了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材料二:最早的选举法是1979年7月1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经历了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修正。据目前选举法中第十二条、十四条、十六条规定,全国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中,代表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些条款被外界称为“农民1/4选举权”。
  材料三:“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人口比例也有较大的变化,应当根据新的情况,缩小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10月27日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根据草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
(1)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知识?(6分)
(2)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2009年6月13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向记者通报,2009年7月22日中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时间可超过6分钟。这次日全食发生在中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全食带覆盖人口将达到3亿。这次日全食的发生,不仅为2009国际天文年增添了一次“天文盛宴”,更为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提供了一次科学观测良机。同时,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
针对日全食发生期间因天空亮度骤暗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完善相关预案和应对措施。同时,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科普宣传,避免人们的心理恐慌,避免造成观测人员视觉损伤。
气象部门目前已启动加密观测,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做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推出精细化天气预报,及时更新精确的观测日天气信息。
运用相关的哲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