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填空。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   )人,(    )家,教授。代表作有诗集《昨日之歌》(     )散文集《山水》等。
古人“登高临远”往往触景生情,或怀思或言志,而此诗却和古人的意境大大不同,请你谈谈诗人《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或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词的下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
词的上片描绘怎样的景象?该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南宋)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②。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声音。
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指出下阕中“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这三句在词中的作用。
此词写景历来为后代词人所称道,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美景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
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②,五湖烟水③独忘机④。
注释: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③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④忘机:忘却俗念。
本诗歌颈联“万顷江田一鹭飞”,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神韵同出,请从写景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诗的尾联作者提到乘一叶扁舟寻找范蠡的足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谁解”、“独忘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