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 )
A.重工业 | B.轻工业 | C.农业 | D.军事工业 |
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 ()
A.欧共体 | B.东盟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亚太经合组织 |
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这表明欧洲一体化()
A.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
B.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
C.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
D.得益于相似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欧洲一体化的深入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 D.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
马丁·沃尔夫说:“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 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B.关贸总协定的达成 |
C.世界银行的诞生 | 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