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HNO3酸化
| A.②③⑤① | B.④③⑤① | C.④①⑤ | D.②③①⑤ |
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
|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
|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
|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
在室温下,0.1mol/L 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程度减少,应采取
|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 B.通入少量HCl气体 |
| C.升高温度 | D.加入水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
|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 2(g)==H2O(g)ΔH="a" kJ·mol-1;
H2(g)+
O 2(g)==H2O(l)ΔH="b" kJ·mol-1;
2H2(g)+O2(g)====2H2 O(l)ΔH="c" 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 | B.a、b、c均为正值 | C.a=b | D.2b=c |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