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其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⑴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
⑶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开始阶段做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运动。
⑷比较图(b)中的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5m/s,水流的速度为3m/s.试分析:
(1)船能否到达正对岸(填“能”或“不能”)。
(2)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s。
(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最小距离是m,需要时间为s。

在皮带轮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A和B两点分别在两轮的边缘上,C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皮带不打滑,则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________,线速度之比vA:vB:vC= 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 _________。

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填“增加”或“减少”)了J;如果规定A点为零势点,则φB= V,φC=V。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请判断A、B带电情况如何

①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B
②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B

放在水平面上的一只木箱重为G,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移动距离为S,则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对木箱做功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