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意大利 | D.英国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从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求富自强 | B.中体西用 |
C.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其人数由1854年的50人发展到1900年的20000人左右。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小农经济瓦解市场扩大 |
B.两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
C.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
D.中外经济合作交流的频繁 |
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
A.《四书集注》 | B.《阳明先生文录》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 D.《船山遗书》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 B.唐代 |
C.宋代 | D.明清 |
下图出自一本古书。文字说明有:“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铁嘴火鹞,木身铁嘴,束秆草为尾,入火药于尾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书和相关内容是
A.《神农本草经》中对硫磺、硝石的记载 |
B.《抱朴子·仙药》中说到的“火药” |
C.《武经总要》中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
D.《天工开物》中的竹子加工示意图 |